法兰克福夜临,中国黎明

原创 文/石劼 时间:2017-09-12 9:03

中国与欧洲车市的差异,映射着更为宏观的背景。东进西退的巨潮已经不可阻挡,法兰克福车展的嬗变也仅是历史鸿篇里的一段插曲。

合上屏幕,聆听法兰克福零点的黑夜。

许久方有车轮碾过,透过临街的窗撕破暗沉的寂静。

过于安谧,这不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应有的氛围。能够想象,八千公里以外的中国,已经开始初染拂晓;位居前列的都市们,或许一整夜都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第六十七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International Motor Show,IAA)从这里起航,然而这里的安静却使人讶异,尤其是与盛会期间的中国城市对比。除了刚出机场就看到的大众T-Roc广告,以及大众之夜、宝马之夜等活动还能在局部“引燃”之外,法兰克福倒愈像一座慢慢咀嚼品味着安稳的欧洲小镇。

甚至连购物的奥特莱斯都远较国内同类逊色,且品类款式难望中国项背。每当夜幕降临,街边店铺集市也都早早打烊,据闻这还是法律的强制要求。各种松弛、慵懒、无声……交织出退化的气息。

“车界奥林匹克”的舞台,几时变成这副模样?还是一直平静亘古未改?

车市and集市

车展的共性越来越多,动辄“SUV展”、“电动车展”和“自动驾驶展”的名头扣上,汽车媒体便能给一届车展专题定论,毫不介意雷同于同侪或过往。

不过这一届法兰克福车展却是非比寻常,有两大特点乃是SUV、电动车与自动驾驶三种热潮之外的新变化,均创下了历年之最:其一是放弃参展的品牌最多,达到九个;其二是参展中国车企最多,奇瑞、长城Wey、宝沃与台湾Thunder Power(昶洧)携手亮相,不再是当年只有长安CS75给自主品牌占着一席之地的光景,此外知行汽车FMC刚刚发布的拜腾品牌也将在车展期间举办活动。

外资品牌相继对法兰克福车展意兴阑珊,中国品牌却纷纷趋之若鹜,何哉?

尽管从销量上看,九大品牌都在德国TOP10汽车品牌之外,但毕竟汇总之后依然贡献了车市10%销量,因此将“缺席”完全归结于“德国市场不重要”,未免以偏概全。而至于CES消费电子展的分流作用,亦同样属于部分原因。在法兰克福车展“东进西退”的现象背后,映射出更为宏观的大势,数字则似乎更能够阐释问题。

作为汽车文明发祥地的德国,与如今汽车最大市场中国,在8月份实现了极其接近的销量增速,前者同比增长3.5%至253,679辆,后者同比上涨3.1%至14,446,369辆。只是业界对两个数字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从浅层次上看,德国车市的增速带来的兴奋度远高于中国,多家外媒冠以“8年来最高8月”的标题以示庆贺;但从深层次分析,这是由于行业的期望值不同所致,正如德国2016年GDP增速1.9%被称赞为五年来最大,而中国GDP增速若不能“保6”则似乎是一种灾难。

期望值的差距,本质上在于车市潜力的差距。中国汽车产业先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奠定基础,再逐步经由产业升级向外扩张。很显然,本次参展的中国车企中,大陆三家公司都着眼进军海外主流市场,奇瑞向来是国内出口销量冠军,如今借助法兰克福车展在欧洲树立形象;长城也打算以高档品牌魏派Wey参与搏杀欧洲市场;宝沃更是动起了“回归德国”的心思。

无论三家车企的雄心是否可遂,势头却已然释放出信号:菲亚特、标致们不想要、无法要的市场,我们有意拿下!反观欧洲,“脱欧”进程意味着区域一体化的倒退,严重拖累全要素生产率和内生增长动力,而分裂主义和民粹主义加剧政治风险、经济失速风险、债务通缩风险和银行业风险,并且社会不安定因素直接影响观展,成为车展的绊脚石。

正如《欧洲汽车新闻》所指出的,2016年巴黎车展观展人数下降了14%,这与游客担心恐怖袭击不无关联。而在《每日汽车》作者抵达法兰克福不久,即传来刚刚经过的机场遭“刺激性气体”喷射的披露。

这样的历史趋势,最根本的推动力何在?其实就反映在文首的集市场景之中——如今西方总体上的劳作进取心远不能与中国抗衡,我们以几代人的拼搏摘取了全球最大工业国桂冠。

当法兰克福的暗色掩盖到车市的时候,不经意间发觉,原来和街边集市上空的是同一片阴影。

分裂or舛互

比车市增长减速更可怕的,是整个行业内部抵牾、迷失了发展方向。如今欧洲市场的两大发展趋势——SUV与电动车,便是朝着两个相反方向分裂,抑或在交错中寻找似非而是“舛互”,以求达成矛盾的统一。

在日产、三菱、标致、沃尔沃、英菲尼迪、菲亚特、Jeep、DS和阿尔法•罗密欧九大品牌集体缺席本次法兰克福车展之后,令人毫不意外的是,大众汽车集团再度撑起了车展现场的半边天,也只有重磅新车连发的宝马能够一争观众眼球。而偏偏这两大派系都是以SUV为主打。大众祭出了T-Roc与斯柯达Karoq等多款SUV,宝马X2、X7和劳斯莱斯Cullinan同样属于该范畴。

其实也不奇怪,就算是传统上偏爱小型车的欧洲消费者,如今也在对SUV爱不释手。根据JATO公司数据,2007年到2016年,欧洲市场的SUV占比从8%增长到26%;按照LMC Automotive预测,2017年,欧洲市场SUV销量将达400万辆,市场份额增长至28%;到2020年,欧洲SUV销量将达570万辆,市场份额为34%。

撕裂性质就在于,车企的举措并非只有买家乐意埋单一个导向,政府法规倒是更具备现实压力特性。欧洲车企的悲哀就在于,刚刚将消费者引导进SUV的彀中,便又戴上了法律的金色枷锁,偏偏欧洲排放/油耗标准是全球最为严苛的存在。

根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数据,欧洲新车平均排放水平从2006年的160克/公里削减为2012年的132克/公里,降幅大约为17%。欧盟的计划是到2020年将该指标控制在95克/公里(最终因难以实现而延迟一年),换算下来相当于百公里油耗4升,比美国CAFE和中国CAFC的要求更高。

SUV构型的车辆,因迎风面积和重量关系,油耗比同平台轿车明显为大。于是各大车企在欧洲面临两难境地:为了销量选择多推SUV;为了满足法规要求就该减少SUV。

似乎,电动汽车的方向能够解决这种矛盾。

大众之夜活动里,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马蒂亚斯•穆伦乘坐一辆Sedric自动驾驶电动车登台,并公布了新战略路线Roadmap E。按照大众的规划,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贡献其全球四分之一销量,年销量可接近300万辆,所有产品线都有电动车型号。

看上去很美好的解答——以SUV赢得消费者,以电动车满足法规要求,而电动SUV更是两全其美的折中方案。但是量化计算却告诉我们很难乐观。

同样是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的数据,大众以1,417千克的平均车重,几个完成节点应当是——2012年:133克/公里;2015年:132克/公里;2020年:96克/公里。目前大众的平均水平仍然接近130克/公里,较2020年目标超出35%,而2025年甚至可能再提出68克/公里的超高难度要求,约合百公里油耗3升。如果电动汽车仅占据四分之一销量,只能拉平25%,其余全靠压榨内燃机并无可能实现。

只是,车展上大众依然在押宝SUV,宝马亦然,劳斯莱斯亦然,法系车亦然。车企在欧洲通过SUV给自己挖下的坑,仍不知道电动汽车能够填满多少……

向西VS渐东

作为尾声,必须提到一点:在汽车产业方面,欧美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老师。但当老师也陷入迷茫和迟滞,那么做学生的就应该勇于超越。

这里并非自诩为立足点已然高于发达国家,但我们更有底气为现在向上的宏观趋势迸发信心。好比中国正在从三楼向五楼攀爬,欧洲和美国则从九楼向七楼下滑。攀登的过程自然免不了失足跌倒,下滑的进度却也常见回光逆袭。

渐渐地,外籍人士与合资公司员工似乎比大多数人更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前不久,有一位在合资企业就职的工程师向我打听在自主车企的工作机会,考虑从这家堪称龙头的欧系-中国合资公司跳槽出来,他尤其对新能源领域兴趣浓厚。无独有偶,这次在法兰克福参加活动,一位也是来自合资车企的外籍管理层人士坦言:有意加盟自主车企:“这些(自主)品牌都在向非洲等新兴市场扩张,中国人有时候不爱和非洲人打交道,但我丝毫没有问题。”

他笑了,同一个餐桌的我们也笑了,只是他旁边的另一位欧洲籍管理层人士满脸尴尬。

“哲学的乌鸦”黎鸣曾预言,新世纪的天平将再度回归向东方倾斜。对汽车行业来说,西边法兰克福渐渐入夜,而东方中国的曙光也无须等待太久。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1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