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难圆西雅特中国梦

原创 文/孙柏 时间:2018-11-29 22:16

西雅特被江淮大众再次引入中国,能在新能源市场走多远?

作为大众目前三家合资企业中最为独特的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自合资以来,就只针对新能源市场发力。不论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还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江淮,还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车公司西雅特,都想凭借新能源汽车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然而,江淮大众在通过西雅特达成新能源汽车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却可谓一波三折。但在新能源大势的影响下,西雅特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也正在逐步走向实现。11月28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的见证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签署谅解备忘录。

在此前,江淮大众一直宣称引进西雅特的技术,而在本次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上,江淮大众公开表明引进西雅特品牌。诸多车企在新能源市场所面临的压力将愈来愈大,在这种情况下,江淮大众的此番操作,无疑将加速新能源市场的洗牌。而对于大众旗下西雅特这个品牌来说,真的能在中国市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能源之路吗?

西雅特的双重使命

在去年的5月22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尘埃落定,江淮大众成为大众在国内的第三家合资企业。在电动汽车也开始走向合资时代的当下,江淮大众正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据大众、江淮汽车与西雅特三方签署的协议中称,合作方将基于各自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储备,共同开发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生产江淮大众车型;江淮大众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雅特品牌,并共同进行电动化开发。

回顾江淮大众将西雅特引入中国新能源市场所做的努力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三方第一次签署协议。而且,西雅特向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进军之路并不是那么顺利。早在2017年,大众计划将在江淮大众合资企业使用大众集团旗下西雅特子品牌,这一计划却因与国家发改委新能源车企合资有关规定相悖而被否决;但在去年的11月,江淮大众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商务部正式批准,江淮大众将新品牌定名为思皓,这意味着江淮大众的新能源战略开始落地。

并且,在今年7月9日,大众汽车在德国柏林与江淮汽车及西雅特签署谅解备忘录。其内容表示,不仅三方设立研发中心,专注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西雅特还将通过向江淮大众增资或者由大众中国向西雅特进行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于2020-2021年间进入中国市场。

尽管波折,但大众还是没有放弃推动西雅特品牌向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军。究竟原因为何?

作为大众旗下的子品牌,西雅特的发展路径与大众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大众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发展如日中天,但由于2015年的大众柴油车排放作弊事件,使得大众开始考虑转型。2016年6月,大众发布“2025战略规划”,转向电动汽车和移动出行服务商,并开始审视其旗下品牌。大众其他主流品牌都给了中国,只剩西雅特没国产,加上一开始需要有电动车走比大众低端的路线,西雅特是最好的选择。

而大众旗下的西雅特,从其销量和盈利来看, 2016年其销量为销量40.9万辆,同比增长2.2%,2017年销量增长15%,达到47万辆;从营业利润上看,2016年为1,530亿欧元,2017年同比增长24.8%,达到1,910亿欧元,销售收入则同比增长11.2%,达99亿欧元。尽管西雅特在近两年一直保持上升发展态势,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发展却不是如此。

早在2011年时,西雅特就推出过一款Leo TwinDrive Ecomotiv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原型车,以及一款Altea XL Electric Ecomotive纯电动原型车,计划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量产上市引入市场,但至今为止这些车型也未开始量产。西雅特的电动汽车计划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大众在2017年提出的“Roadmap E”电动车战略之中。

而江淮大众的合作,标志着大众的“Roadmap E”电动车战略在中国的开始落地。这也意味着西雅特的电动车计划将成为现实,也将推动着大众的2025战略加快实现。根据规划,未来两年,大众集团将新增3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50%的车型将会进行本土化生产;到2020年,大众集团计划在中国市场交付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交付约150万辆,覆盖包括大众、斯柯达、奥迪以及江淮大众旗下的品牌。

除电动车之外,西雅特的燃油车会不会借此机会进入中国?从目前格局看,首先,江淮大众是一家电动车制造商,按照法规不能生产燃油车。其次,西雅特燃油车技术已经通过一汽-大众合资新品牌实现本土化。新品牌之下,首批产品有三款车型,轿车基于捷达开发,而两款SUV则以西雅特Ateca为蓝本。因此,西雅特燃油车以此途径进入中国,并没有可靠的证据。

双赢背后的危机

江淮、大众、西雅特三方协议的签订,在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大门更加开放之后,诸多车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剧增,而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也逐渐更加激烈。从大众略显激进的电动化战略规划上,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对于在国内的自主品牌江淮汽车而言,尽管有着大众合资项目的支持,但江淮汽车的发展似乎依然步履维艰。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在2017年的总销量为510,892辆,同比下降20.58%;2018年1~10月,其累积销量为166,382辆,同比下降8.9%;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销量支撑的SUV车型产品力不足,是导致江淮汽车的乘用车整体销量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江淮汽车能够与大众携手发展新能源,也反映出江淮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新能源补贴退潮和调整的大环境下,江淮新能源业务在下半年并没有出现颓废的态势。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其品牌下的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一直保持同比稳定增长。

江淮汽车也在28日的签约会上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是江淮公司的战略性核心业务,计划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达到30%以上。在加上与大众的合作,也使江淮汽车有着强大的品牌背书。

而大众选择江淮汽车,则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江淮汽车的电动车经验、轻型商用车业务的各个方面,都契合大众需求;而国内其他的汽车企业,很多都已经与实力强劲的外方伙伴进行了合作,例如广汽有丰田本田,北汽有戴姆勒,因而从合作的排他性方面考量,江淮汽车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先生也表示:“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这对江淮汽车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话说回来,江淮汽车能够发展西雅特的实力有多少呢?西亚特品牌之前就曾被大众以进口形式引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产品定位过于小众,且定价偏高,最终悄然退出了中国市场。因此,西雅特若是在毫无产品基数的基础上选择国产,其品牌的剩余价值在中国市场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由此来看,尽管江淮大众已经拥有了新能源的新品牌思皓,但还是对江淮汽车在包括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形成了巨大考验。

从另一方面分析,在汽车市场正在从燃油领域转向新能源领域转变。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表示:“电动汽车、数字化、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是未来移动出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成为这场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温床,正在吸引国外车企扎根中国市场。

仅从大众来说,不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汽大众,都承担着大众的电动化使命。而这也意味着,以江淮大众为代表的合资新能源企业,将对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自主品牌造成一定冲击,也将加快新能源市场的洗牌。

但以大众在电气化方面的布局,以及西雅特在中国市场低价品牌的定位,确实会同自主品牌展开竞争。但是以成本控制和在华制造销售电动车的经验而言,大众不如自主品牌,更不用说西雅特。因此,江淮大众引入西雅特品牌,实际上存在风险。

江淮大众可以让西雅特在华落地,却不能担保西雅特畅销。江淮的这条路径,是大众在华电气化战略上中下三路中的“下三路”,而上中路径的奥迪、大众品牌电动车才是发力的重点。因而,大众在华资源,能够真正分给西雅特的不多。如此看来,西雅特的中国梦,到底何时能圆呢?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8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