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特斯拉销量“腰斩”?

原创 文/崔力文 时间:2021-06-04 20:32

对于马斯克而言,现阶段的挑战,除了其在社交媒体屡次表示受缺芯影响导致的产能限制外,位于中国市场怎样重新树立特斯拉的口碑,也将会是一个极具难度的关卡。

此刻,按照往常规律,距离特斯拉(中国)公布其5月位于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仅剩几天时间。当所有人都十分关注,这家深陷舆论漩涡的美国车企,是否会因口碑突然崩塌,导致终端用户的认可度锐减,就此彻底陷入到沉沦之中。

而就在今日早间,援引彭博社的消息,可谓一定程度上坐实了上述猜测。就具体内容来看,特斯拉5月位于国内仅拿到约9,800份订单,相较于4月拿到的超过18,000份,锐减近一半,几乎遭遇了“腰斩”。

受此影响,截至美国东部时间6月3日,特斯拉股价报收于572.840美元,跌幅达到5.33%,总市值再次回落到5,518亿美元的低点。而相比今年1月,曾经触及的短暂高点,股价更是跌去超35%,总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据瑞信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前者位于全球新能源板块的市占份额,也从3月的29%,骤降至4月的11%。

显然,相较于年初之时的强势表现,特斯拉有了一种渐渐“跌落神坛”的意味。即使作为绝对的掌权者,野心勃勃的马斯克,仍在试图全力冲击2021年突破100万辆的交付目标,但是困难度早已成倍地增加。

“鲶鱼”何时才能恢复元气?

“未来几个月,对特斯拉的品牌、订单和交付会产生决定性的实质性影响,尽管很难准确量化需求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特斯拉安全性能的担忧,或者是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加剧造成的。”

上述一段分析,来自独立股权研究公司沃伦资CEO Junheng Li。话语背后,实则也反映了大多人的担忧。因为,可以肯定的是,自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负面风波,以及不断发生的Model 3失控疑云,都在严重影响特斯拉长期以来建立起的品牌形象。

而在此之前,据乘联会公布的4月数据显示,特斯拉国内销量仅为11,954辆,环比下跌65.51%。其中,特斯拉的主销车型Model 3只有6,431辆,环比下跌73.75%。进入2021年以来,首次跌破1万辆。

同时,从5月前两周的上险数来看,Model 3的已经下降至800多辆。这样的表现无疑还在证明,陷入漩涡之中的特斯拉,新增订单数的急剧减少。相比之下,Model Y虽然上险数表现稍好,但更多或许还是由于前期累计订单仍在消化的原因。

上周末,曾亲自走访位于上海中心商场的特斯拉门店,明显能够感受到客流量的锐减,甚至不如一旁的蔚来、小鹏。去年年末,当传言上海绿牌政策“生变”之时,相同的地点,近乎已经到了门庭若市的地步。再对比现在,的确令人感到唏嘘。

这条过去一年,几乎以一己之力,搅动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鲶鱼,看似元气大伤。并且被迫进入水逆阶段后,可以看到特斯拉自身但凡出现一丝不足与缺陷,就会被无限的放大,继续反向拉拽其本就岌岌可危的口碑。

殊不知,就在刚刚,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1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311辆;2019年2月2日至2019年11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423辆。

召回原因则集中在上述车辆,可能未将前排安全带顶部D形环固定在B柱上的螺钉紧固至标准扭矩。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极端情况下如果螺钉脱落,安全带将无法按照设计预期发挥作用,会增加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看到这里,或许会令一众围观者感到失望。毕竟,他们仍未等来心中想要的结果,即特斯拉官方承认,其产品层面存在设计缺陷。而在我看来,这家美国车企位于中国陷入的麻烦,或许要比其自身认为的严重许多。

后续,究竟采取何种办法才能平息民愤,处理好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特斯拉官方看似需要给出一套足够完善的解决方案。不然继续恶性循环下去,最终丢失中国新能源市场决定性的助力,100万辆的目标将会变得愈发遥远。

至于如本段小标题所言,这条“鲶鱼”何时才能真正恢复元气?就目前而言,好似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特斯拉丢掉的,谁又能得到?

从某种角度来看,特斯拉连续多月位于国内出现销量下滑,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就在外界仍在等待其上月销量正式公布的背景下,作为直接竞品,几家已经实现交车的头部新势力造车,率先公布了交付情况。

整体上,蔚来、理想因为缺芯产能受限、新老款车型切换等问题,出现了环比层面的下跌,小鹏表现稍好,但环比增幅也未有想象中大。之后的哪吒、零跑,因为车型定位原因,并不直接对特斯拉构成威胁。

也就是说,即便这家美国车企已经丢掉许多终端份额,但是上述几家新势力造车碍于各种阻碍,甚至自身产品力的不足,并没有较好进行前者流失潜客的转化。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如果继续无法逆转颓势,最终损失的将会是处在高速上升期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同时,一旦没有了特斯拉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某些车企或将相对应降低了创新的动力,服务也会弱化,最受损失还有消费者。

并且经过多年发展,纯电动汽车极不容易才将自身的形象往好的方向发展,特斯拉无疑成为了近5年来该品类的代表车企之一。而它的坠落,显然对于整个板块普及率的继续提升,也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说,很多时候,总有人试图不断发声,“特斯拉应该被赶出中国。”由此不禁反问,如果真有一天局面恶化,不得不对于这家美国车企进行限制,那么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一种莫大的损失?相信带有略显偏激观点的人,并没有想的更深。

就我个人角度出发,依然想说:“一个相对积极、良性、健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需要所有人用更公正、客观的视角去维护。特斯拉究竟是好是坏?仍需辩证的去看,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经历多次打击过后,特斯拉接下来需要做的则是反思,好好考虑怎样才能“更懂”中国,并拿出真正能够缓和与问题车主间关系的解决方案,并重新树立自家的正面品牌形象。不然,面对诸多挑战者的虎视眈眈,曾经所积攒下的优势与领先性,或将一步步被蚕食。

至于刚刚过去的5月,究竟特斯拉的销量情况如何,是否会像文章开头所说遭遇“腰斩”?还是其证明自身的情况远没有想象中不堪?问题的答案,将在几天后正式揭晓。

届时,对于马斯克而言,现阶段的挑战,除了其在社交媒体屡次表示受缺芯影响导致的产能限制外,位于中国市场怎样重新树立特斯拉的口碑,也将会是一个极具难度的关卡。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