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汽明牌

原创 文/樊舒琪 时间:2024-04-19 23:14

无论什么时候,死磕技术、好好造车都是车企立足行业的不二法门。

“油比电香”,发布会“致敬”友商,车企掌门人亲自下场直播……2024年的进度条刚拉到1/3,种种迹象却都表明,今年车圈的价格战和舆论战之激烈比去年又上升了一个维度,车企头上利润、销量的紧箍咒进一步收缩。

越是行业混战的时候,越是不能自乱阵脚,无论什么时候,死磕技术、好好造车都是车企立足行业的不二法门,而2024广汽科技日的举行恰恰让行业看到了广汽的“科技视界”。

本次广汽科技日上,广汽的技术分享聚焦电池和智驾两大领域,推出了行业首个全固态电池,展示了广汽布局的无图纯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这两种智驾方案,并分享了电磁悬挂、MLounge祺迹头等舱、 MBoard2.0祺迹芯智底盘、飞行汽车等多项广汽技术,向行业秀了一把肌肉。

电池:行业首个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搭载于昊铂

目前行业主流的液态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较高、能量密度较低、温度适应性较弱等痛点,因而安全性、能量密度、温度适应性更高,但量产难度也更大的固态电池就成了新能源行业的“圣杯”。

早在2012年起,丰田就开始研究固态电池,宁德时代与丰田差不多同期启动了相关研究,但至今固态电池仍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对此,广汽研究院总结了四大固态电池量产难点。在材料环节,难以找到合适的电解质及正负极材料;在电池设计环节,创新极片及电芯设计是两大难点;在制造环节,缺少高速连续化的制造工艺及装备;在集成环节又缺少高效可靠的系统集成设计。

针对这四大问题,广汽研究院推出了几大关键技术。

2

首先是第三代海绵硅负极技术,这项技术采用活性纳米非晶硅作为负极材料,保证了负极材料中的活性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快充能力,同时提升负极颗粒的整体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此外,快离子导体包覆层实现了负极颗粒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良好接触,保障了锂离子可以高效嵌入脱出。

第二是高面容量正极技术,这项技术力求在正极材料、极片设计以及制造工艺这三方面取得突破。在材料层级,构建了稳定的高通量离子传输界面,使正极材料在全固态电池中容量发挥更高。在极片层级,构建出锂离子传输的高速公路,提升固态极片的导锂能力。在制备工艺上,攻克了干法正极高效制备的难题。这三项技术的协同,实现了5mAh/cm²以上的高面容量正极,另这块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第三是高强致密复合电解质膜技术,这项技术基于耐高温不可燃无机电解质架的复合电解质膜,200度下几乎无热收缩,降低电池的可燃及热失控风险,同时借助有机-无机协同效应,提高电解质膜的抗穿刺强度,缓解负极枝晶和机械滥用对电解质膜的破坏,尽可能杜绝短路发生。

第四是正极改性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精准掺杂技术缓解释氧和颗粒开裂,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同时通过表面均匀包覆快离子导体技术,抑制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界面副反应。据广汽研究院测算,体相和表面改性,将使高镍材料热稳定性提升5%。

除此之外,在全固态电池关键制造工艺上,广汽研究院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广汽研究院的固态电池预计可实现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整车续航里程可超过1000km,同时安全性也有所提升。经过广汽研究院的测试,这块电池电池在200°C热箱测试中不发生爆炸,在针刺、裁切、零下78°C干冰环境、90°C高温热水浸泡等条件下,均能保持性能稳定,在穿钉、裁切等机械滥用条件下不发生热失控。

按广汽的规划,这款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旗下高端品牌昊铂车型上,如果这些技术都能按期落地,想必能有效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

但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广汽关于固态电池的这些方案尚未经过量产的检验,正如马斯克所说,“基于新技术的大规模生产比生产原型车困难10倍”,技术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即使广汽研究院的技术能够跨越,固态电池落地最大的鸿沟——固固界面传输阻力问题,但技术要想完成商业化的闭环还必须实现降本,因此能否找到靠谱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环节的良品率几何等等问题,或许比技术攻坚本身更令人头疼。期货是否能兑现,期待广汽之后的表现。

智驾:一面紧跟行业主流趋势,一面进行前瞻性布局

在电池技术之外,智驾能力也是衡量车企技术实力的关键指标。广汽集团布局了两条路线,一条是当前行业主流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另一条是纯视觉智驾方案,两套方案都不依赖高精地图。

其中,基于多传感融合路线的城市NDA,正搭载于新款昊铂HT车型,将逐步开放给所有昊铂用户,力争下半年实现“全国都覆盖”。

纯视觉智驾方案是一条较为前瞻性的技术路线,特斯拉是这条路线的忠实拥护者。这种智驾方案遵循第一性原理,让汽车像人一样,只依靠视觉和“手脚”的配合实现流畅的驾驶,且基于AI的纯视觉方案天花板更高。

广汽的这套纯视觉方案,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前提下,已基本实现在广州核心城区的高速、城市NDA功能,并且验证了靠摄像头的自动驾驶系统在雨中、夜晚都可以正常行驶。与其他智驾系统相比,广汽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在视觉识别上具备三大领先能力。

第一是较为精准的理解复杂交通道路的能力。

通过广汽自研基于Transformer、占用网络等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测试中,广汽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能够在上下匝道、隧道、弯道、路口、分岔路等复杂场景提供有效的车道信息,从而帮助车辆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是超强的交通信号识别能力。

广汽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各种信号灯元素的准确识别, 包括信号灯类型、各种符号和色彩、读秒倒计时以及闪烁状态等。

第三是处理复杂多变场景的能力。

广汽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运用的BEV+Transformer为基础的感知多任务大模型,具有感知范围广、感知类别多、感知精度高的优势。感知范围达到自车前150+米、车后100米,左右50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的面积,感知类别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行人、骑手、雪糕筒等常见交通因素,更能准确地识别出不规则障碍物。而对于障碍物的识别精度,则达到了50米内纵向误差小于1%,横向偏差小于0.5%。

1

对于引入AI大模型的智驾方案,坊间有一种说法:现阶段没人能证明这套方案可行,也没人能证明它不可行,因而其前景如何是个玄学。诚然,这条技术路线未必会是智能驾驶的未来,但至少我们已知的是,基于规则的智驾方案很难覆盖所有的corner case,因此引入AI不失为一种出路。更何况,连华为都在布局的技术路线很难说会是一跳歧路,所以广汽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无疑更为稳妥和富有远见。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