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万的长城,看向销量之外

原创 文/罗超 时间:2023-01-16 17:13

阵痛是企业调整不可避免的代价,也是长城汽车完成蜕变的必经之路。

过往几年,长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站在百万辆的潮头之上,长城夺路狂飙,无论是持续不断的新品攻势,又或是行之有效的价值链优化策略都让长城站到了自主品牌的核心地带。

106万辆的长城怎么样了?

回望长城的2022,精华浓缩在三个浓墨重彩的片段里。

“魏牌的智能DHT混联技术,是当下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3月初,摩卡DHT-PHEV上市,没有任何委婉的表述方式,没有任何回旋的商量余地,魏牌与长城强硬地将矛头直指风头无两的新势力,宣誓着自身的“技术主权”,也试图通过全新的技术体系与品牌定位给魏牌争取充分的高端化势能与纵深的市场空间。

“到2025年,哈弗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将提升至80%;2030年哈弗品牌正式停售燃油车。”8月底,作为传统燃油车时代的SUV王者,哈弗吹响全面转向新能源化的号角。“图腾”车型哈弗H6的混动化向外界传达出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号—长城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电动化转型,需要魏牌、欧拉的奋勇奔跑,更少不了哈弗品牌的华丽转身。

时间来到10月中旬,还是那辆摩卡PHEV,只不过现身的地点却已经是9千公里之外的巴黎。屹立在欧洲战场,长城野心勃勃,谋虑着在汽车诞生的这片大陆,从产品功能性以及市场的引领逐渐上升到技术路线、底层架构和产品标准的引领,从而真正在全球市场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

如何以技术创新带动品牌高端化,在差异化定位里深挖品牌价值;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推动新能源转型,在电动化赋能里重塑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如何在不熟悉的全球化战场构建出一整套事半功倍的运营机制,从而打造出支撑长城长久运转的核心能力,这是2022年长城最重要的三件事——高端化、新能源化以及全球化。

从销量上来看,2022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定格在1,067,523辆,连续7年销量超1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累计销售173,180辆,同比增长21.28%,海外市场累计销量已超100万辆;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15.27%,上升5个百分点;智能化进阶加速落地,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86.17%。

其中,哈弗品牌2022年销售达到616,550辆,哈弗H6全年销售288,083辆。铁王座”上的哈弗H6虽说不得不暂避比亚迪宋的锋芒,但哈弗H6已经堂堂正正地从新能源市场中正面出击,用全新的技术能力和焕新的产品品质去证明自己的积累和实力。哈弗H6DHT-PHEV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舞台就绪,演员就位,剩下来的血雨腥风就让市场去尽情演绎。

魏牌方面,2022年销售36,381辆。单单从销量的角度来看,魏牌依然处在低谷,可从品牌的技术形象与口碑上来说,魏牌是走出一条上行曲线的。

近两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正被两股飓风不断撕扯,其一是如火如荼的混动化,其二是无处不在的智能化。混动化是魏牌近两年来,忍着阵痛不断推进的方向,而智能化是魏牌冲向2023,进入新能源下半场的核心利刃。

毕竟,智能汽车已经迎来九局下半的时刻,谁能在此时率先完成技术布局与产品落地,谁才有改写规则的机会,尤其是自动驾驶的战火蔓延至城市道路的阶段里,魏牌正在强势发力。

此外,欧拉品牌2022年销售103,996辆。事实上,一方面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溢价能力,另一方面是重塑品牌形象,打造独特的品牌价值,当前的欧拉过得并不轻松。

但是在欧拉眼中,如果说突破一百多年来的造车“惯性”,坚定不移地奔跑在差异化赛道上,是欧拉品牌向上的立场正确。那么软硬兼备的相得益彰,致力于服务与技术双管齐下的创新升级,便是欧拉行动的正确。

为此,欧拉从研发制造到内部架构再到服务营销,也在建立起全新的用户生态与价值体系,不管前路会如何,但至少现在的欧拉有着坚定的决心。

坦克品牌方面,2022年销售123,881辆,同比增长46.45%。在不久前的长城内部整合中,魏牌+坦克的组合实际上是对此前坦克品牌独立的一次调整,使得长城将高端化的抓手拧成一股绳牢牢地握在手中,通过聚集高端技术、人才以及资源,魏牌和坦克彼此之前双向赋能,势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所有人也都清楚,实现电动高端领域的革新,打破固有品牌偏见的旅途从来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复杂工程,需要魏牌与坦克携手共创。

作为长城汽车的支柱性板块,长城皮卡2022年销售186,715辆,连续25年销量第一,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三年之间里,依靠自身精准的市场洞察、强悍的产品研发体系以及立体化的品牌营销策略,长城炮成为了长城皮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对支点。

也借此契机,长城皮卡正式开启品牌2.0时代,全面TO C,全面发力时尚商用和乘用休闲两大品类,打造全球化用户品牌。可以说,伴随着皮卡市场一步步成长的长城在市场中更多地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不仅是引导皮卡产品的定位与市场走向,也引导着长城汽车本身向着更高维度的价值空间去拓展。

只是,在此过程中,曾有人质疑,相较于比亚迪等品牌,长城汽车错失了国内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红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长城汽车迈向未来的脚步。

显然,长城汽车选择暂时放下眼前的一城一地,大刀阔斧地重新梳理企业战略、技术路线、产品布局……在颠覆性与稳定性之间,找到关键的平衡点。阵痛是企业调整不可避免的代价,也是长城汽车完成蜕变的必经之路。

打好“翻身仗”

繁多的思绪,理不清市场的忧愁,逼迫着长城认清自己。

越是在如今自主崛起的竞争业态下,越是考验着长城的战略定力与判断力。好消息是,在内外部的风云激荡中,长城的调整方向愈发明晰,内部组织架构与发展战略逐渐稳定,展现出一股子冲破阵痛期,迎接崭新周期的架势。

当然,长城想要打好这场“翻身仗”,重回“自主三强”的位列之中,关系到组织架构的调整、研发体系的重构、供应链价值的打造……一系列系统性问题,这需要长城去变革出一个良性的产业链生态。

更早之前,在无比残酷“内卷”的市场浪潮里,长城又一次在营销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在营销变革架构上保持现有品牌战略不变的基础上,对欧拉、沙龙、魏牌、坦克分别进行组织和渠道的整合,形成由坦克+魏牌、欧拉+沙龙、哈弗以及长城皮卡构成的四大业务板块,同时集中公司的核心优势资源,重新聚焦哈弗品牌,做大做强长城汽车的核心品牌。

将视线拉远一些,不难发现,长城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战略协同,建立更清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既是旗下各大品牌应对市场变迁的客观需求,亦是企业深度参与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

对核心基盘品牌进行重点资源投入,放大销量规模价值;对高端化品牌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实现品牌向上;对纯电品牌进行整合,将产业势能转化成为市场动能,依托长城背后强大的体系实力,六大品牌重新认识到各自的任务与使命,站定一方,相互守望。

去年9月底,哈弗H6 DHT-PHEV上市发布会上,长城汽车CGO李瑞峰引用了一句非洲女作家丹比萨·莫约的名言——“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来概括哈弗以及长城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局势。

云淡风轻的侃侃而谈中实际上是长城刻不容缓的转型形势,原本“跟随者”的定调已经让长城失去了6年光景,往后的每一分钟都至关生死。

2023年便是一场决定发展轨迹的行业大考,将直接决定长城未来能够多远,走多高。此前,企业内部的组织调整,决定了这场仗的打法,产业、技术、产品布局,则决定了这场仗的阵法。

10

近两年里,长城多年来在混动、纯电动、氢能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持续布局开始释放技术势能,加上在品牌营销、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生产制造、人才保障等多个维度的变革创新,形成了森林式的企业生态,这是长城转型新能源成功与否的根本。

可以看到,从传统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的革新,到核心三电技术、氢能源的突破,再到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加速转型,长城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主要环节都进行了深度参与,蜂巢能源、蜂巢易创、未势能源、毫末智行……一个个原本陌生的名字正在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新一轮市场布局中,此前看上去坚不可摧的产品结构、市场格局以及消费理念似乎也开始重构,长城如何抓住机遇,在声势浩大的生态重构中,充分发挥内部孵化和外部投资组合模式的灵活性,确保各个环节足够的支撑力,持续优化电动化进程是长城长期存在下去的关键推动力之一。

开年时吴晓波说,从2023年开始,未来的市场将永久属于长期主义者。

在风云突变的产业变革时期,那些坚持了产业基本盘,坚持了产品优先,坚持了价值链优先的企业,在2023年都成为了大潮退去后的坚挺者和幸存者。

2023,胜负未定。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