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的本命年】徐平:只待此役功成

原创 文/石劼 时间:2017-01-02 8:13

从东风到一汽,徐平风格上由“平和”转向“动刀”,路线上由“协同”转向“分立”。濒临花甲之年,徐平的汽车生涯能否完美收官,只看此一役。

冬晨,无风时微有暖意,阳光斜斜地洒在长春市绿园区锦程物业硕士苑的小径上。从门前的安顺路到创业大街,此刻行人稀疏、声籁轻低,一如去年初夏一位“东风人”搬入时的不事声张。

长沐东风三十三年,徐平大概此前从未料到会“风往北吹”,临近花甲之年突然受命北上,转任一汽集团掌门人。硕士苑以南一里外的东风大街,倒是似乎在名称上隐隐暗合,仿佛东风出身的徐平来此早已注定。

好风正盛冰亦寒

自1982年参加工作伊始,徐平在二汽/东风热电厂开始其职业生涯,就与东风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只不过那时的东风汽车还叫作“第二汽车制造厂”,直至1992年更名。2001年,徐平进入东风高层,历任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和神龙汽车董事长等职务;2005年以后,徐平成为东风汽车总经理(2010年任董事长)。粗略计算他这几个阶段的经历,在东风已经有上万个日子,可以说是与这家国内第二大汽车集团息息相关了。

这位内敛低调的安徽巢湖汉子,身上将知识分子的儒雅之气,与沙场统帅的雷厉之风匪夷所思地融合在一起。虽然东风汽车的“和文化”一直到2014年才作为企业文化Slogan正式提出,然则徐平所倡导的“大自主、大协同”战略在其执掌东风之后便得以推行,通过整合与协同以解决东风自主力量孱弱、资源分散的问题。

在任内,徐平促成东风达成多个重大突破,而几乎每个节点都渗透着他的“强化自主,提升协作”理念。同时为了避免战略空泛化和口号化,多方面的铺垫与有利条件形成也是必不可少。

2005年12月,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股H股成功上市,成为东风汽车公司主要的资本运作平台,为后来一系列大幅度动作提供了资本基础。2010和2011年东风产销连续跨过200万辆和300万辆节点,超越一汽集团位居全国第二。2014年持股标致雪铁龙14%,首开国企跃居外资车企巨头最大股东先河。2015年东风沃尔沃合资,挂东风车标的商用车扬帆海外;同年神龙汽车代工生产东风自主品牌车型……这一系列大事件,多数都是围绕徐平做大自主的目标而动。

反观“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2007年和2011年先后被上汽、东风在销量上赶超,2015年甚至一度落后于长安集团;自主品牌一直难有起色,奔腾销量连年下跌,红旗难扛自主高端品牌大旗;政府反腐风暴中,包括时任董事长的徐建一在内多名高管落马,更是让外界看到一汽内部的罅隙与裂纹。“治羸兵用良将”,2015年5月徐平走马上任一汽,回归汽车界的前一汽少帅竺延风却执掌了东风,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当然对东风来说,目前还远未臻完美,譬如反腐整肃攻势“击落”朱福寿、任勇等高管,自主品牌产销规模增速虽高总数仍低,技术实力在自主品牌中也不算雄厚。然而徐平在东风的“战绩”一直为业内所津津乐道,用“可圈可点”形容毫不为过。而东风的向好势头,也无疑赋予徐平更多砝码去扭转一汽战局,打开一汽难振的寒冷“坚冰”。

砥砺踽行向远山

有人说,一汽形势盘根错节,恐怕惟有这位仅带着一名秘书便直闯龙门的前东风一把手才有可能“先破后立”,完成铲除病根的“外科手术”。其实,一汽情况与东风大相径庭,徐平虽有势可倚,却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东风到一汽,徐平风格上由“平和”转向“动刀”,路线上由“协同”转向“分立”。这是由于东风旗下各子公司多为合资公司,各自有研发力量,而自主品牌也拥有独立的研发团队,如何借助合资公司的力量发展自主品牌,就是协同的课题。一汽则无论是副总职能还是研发力量都有集中式特点,自然要换一套战术。

从职能上看,一汽集团各副总分别负责旗下各子公司运营的一部分,按照制造、销售、研发、采购等条块进行分工;从研发角度看,自主品牌全部由一汽技术中心承担设计研发任务。集中模式虽然在理论上能够汇集资源或者“专人专用”,但对一汽这个庞然大物而言,需要走过的环节太多,以至于管理上趋于涣散、响应迟钝、责任不明,研发方面对于市场反馈的灵敏度往往又嫌滞后——典型的例证就是一汽自主品牌并未享受到SUV热潮带来的红利,相关产品发力不足,姗姗来迟。

针对以上弊端,徐平上任三个月即宣告大刀阔斧改革。架构上重新组建乘用车、商用车和红旗三个事业部,在集团层面确定相关负责人,使得各个板块在制造、销售、研发各领域都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研发方面则成立了集团产品策划项目部,强化自主品牌中长期产品策划和产品项目管理模块功能,实现资源统筹管理,以提升对接市场的能力和响应速度。

未来一汽内部各产品间将互相借鉴与承接,多品牌、车型将共享平台,实现通用化、模块化和定制化。“十三五”期间,一汽集团将投放78款整车,重点扩充SUV、MPV和新能源汽车。去年11月,A级轿车奔腾B30发布会上,徐平首次为一汽新车站台,而未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他再为SUV和新能源车站台。

洞悉一汽“沉疴”,徐平开出了第一副药方。身居高位者无不擅长定战略,只是究竟宏伟规划是空洞乏善还是切实可行,便有天壤之别。譬如昔年徐建一也曾提出“三个统一”——统一思想、目标和资源,然而却最终落为纯粹的口号——最终因贪腐身陷囹圄者,恐怕无人相信他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毕竟不为自身,也会因相关者的利益而投鼠忌器。徐平身硬好打铁,却也需要在推进改革中顾及多方面因素,应对各种挑战与考验。

即便是底层的产品角度,现在恶补SUV是否还能赶上红利期末班车?前瞻新能源如何把握好“三电”与配套设施?从徐平到整个一汽的新班子,乃至各个岗位的员工,都有各种问题需要思考和解答。

一甲子为干支轮回圆满,在年届六十的边缘,徐平又承接下新的重担。砥砺前行,徐平的汽车生涯能否在年岁圆满时完美收官,只看此一役。


本文选自《汽车公社》杂志2016年12月刊封面故事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1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