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怕堵?上海为何敢放开4万个牌照指标

原创 文/杜余鑫 时间:2020-04-25 10:48

刺激汽车消费的救市背后,体现的不仅是财力,更是治理能力和理念的差异。

疫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创伤,经济的不景气又制约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形成经济走势不强的恶性循环。特别是涉及到产业链极长的汽车行业,救市的声音不绝于耳,毫无疑问汽车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链在GDP的比重超过6%,同时整个产业链又是吸纳就业人数的大户,如果一些汽车品牌因为短时间的困难而垮掉,那么将直接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救汽车产业一定程度上就是救经济。所以进入到4月份,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经济活动陆续恢复,全国20余省市也陆续发布了刺激汽车消费政策,通过优惠、补贴、牌照指标等方式,刺激汽车消费,期待能够补缺一季度的亏空。

4月23日,GDP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中心上海正式发布了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政策。实际上作为限牌城市,上海早在3月份就已经暗自增加沪牌指标。此次确定的政策中,上海在2020年全年直接释放4万个牌照指标,相比深圳的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杭州的2万个小客车指标,上海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对于为数不多的限购城市来说,放开牌照指标促进汽车消费应该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一线城市消费力旺盛,每月数十万人竞拍1万张牌照,只要打开口子,汽车消费自然就提升上来了。当然除了牌照放开,上海还对燃油车“以旧换新”给予4000元补贴,对购新能源汽车给予5000元充电补贴。

同时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营造智能汽车消费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初,上海还发文表示将在5年内推广100万辆网约车,这对上海的B端汽车消费市场是一个更强大的刺激。

另外在上海“五五购物节”中,上海还有几项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活动,比如举办品牌大联展、新品云发布、驾乘新体验、汽车文旅行等汽车嘉年华,覆盖全市800多家4S门店,集中推出一批新车发布和优惠促销活动。上汽集团将举办专场活动,对旗下荣威、名爵、大通等八大品牌数十款新车进行打折促销。

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举措含金量很大,上海作为全国一流的大城市,对于扩大汽车消费、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就像去年年底开始,面对汽车产业的不景气,诸多业内外人士和专家建议逐步放开限购那样。但最后也仅仅只有广州表示将在2019-2020年新增10万个指标、深圳新增8万个指标。其他限行限牌城市并没有做出调整。这背后不仅仅是对地方政府财力更是治理能力和理念的考验,上海接受了这个考验。

毫无疑问,如上海这样的限牌城市,开放4万个指标则为政府增加近4亿元的收入,但为何之前各地方政府对此无动于衷?综合来看之所以不愿意放开牌照指标,更多的是从城市治理、交通压力和大气环境的角度去考虑,毕竟这些汽车保有量在数百万级的大城市,交通管理的确是一个头疼的事情。交通效率的不高,虽然提升了燃油经济,但是对大气环境、对经济的单位效率来说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但是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长三角的交通治理水平在全国来说都是最高的,上海作为保有量400万辆级的特大城市,交通治理水平是增加牌照数量的底气之一。甚至可以说,这个4万个牌照指标的背后,不仅仅是增加4万辆车这么简单的事儿,更是对城市交通治理的又一次检阅和考验。

来自高德地图2019年全年的数据显示,长三角一代的城市虽然汽车保有量普遍较高,但是仍然保持着不高的拥堵延迟指数,全年没有一个城市进入拥堵排行榜前十强。就算拿高峰拥堵路段的里程比来看,上海也仅仅排在了第七位。而从交通健康指数来看,亚健康榜单中,上海也处于中间位置。

伴随着牌照数量的增加,新车增量可能带来的城市拥堵加剧,这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城市治理者做出更多的思考。比如如何未雨绸缪加速智慧城市的布局,用更现代化的手段检测和寻找、复盘拥堵的根源,对容易拥堵的地方,采取分流的方式,减少拥堵的可能。对一些需要优化的道路、高架的布局,尽可能进行新增和优化,用更加智慧的交通管理替代限行、限牌等一刀切的管理手段。

来自上海交通部门的消息显示,上海大力推进城运系统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感知人车信息,运用数据模型智能诱导交通、主动降压事故、有效缓解拥堵,使得上海在“高德”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走出了“全国十大拥堵城市”行列。

近年来上海不断优化城市道路布局,仅2019年上海就新增或改建高架、隧道、快速路等市域交通项目21项,还完成56处道路拥堵点改善项目。同时在公共交通优化方面,推动7项轨道交通项目,新增中运量公交路线。

而在新的形势下,是否可鼓励交通组合出行减轻交通拥堵压力。比如杭州很早就实行的开车换乘地铁的出行方式,增设PR停车场,实行组合出行的乘车、停车优惠,让郊区居住市区上班的人群能够节省上下班的时间,同时缓解市区道路上下班的拥堵情况。

而在智慧交通层面,比如对外地车辆的管理,是否可以借助大数据运算进行管控。“城市大脑”如何有效整合城市交通、气象等大数据,有针对性发布智能预警信息,进行智能管控或导流,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只有让智慧探头和大数据管理释放出足够的智慧红利,刺激汽车消费的大浪才能够在汽车社会管理层面“软着陆”。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限行限购城市都推出了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针对新增的车辆可能带来的拥堵加剧,背后也有着一条解决方案和逻辑。那么之前闹过乌龙、且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示范城市北京,你怎么看?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