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论坛】低碳化及全球化: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新挑战

原创 文/汽车公社 时间:2023-11-02 22:4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 徐兴无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低碳化及全球化: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新挑战”。

一,动力电池及原材料的低碳化

二,关于动力电池的全球化

三,如何迎接新挑战

关于低碳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起步于2009年的“十城千辆”。2009-2010年,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效果还是不错的,合肥国轩推出了全世界首条电动公交路线,是30辆的18路公交。另外我们给江淮提供了585辆纯电动轿车,全国各地,包括深圳、上海13个城市都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发展势头很好。但是2010年底、2011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插曲”,对纯电驱动的车辆是否节能环保展开讨论。但是后来德意志银行做了一个研究,说事实上传统汽车的总能量效率低,因为从油田到用油车大概80%的效率,内燃机大概综合效率20%,总效率16%。纯电动汽车从发电站到电网大概是35%的效率,但是电动机的效率高达90%,总效率31.5%。总的来说电动车的效率是燃油车的一倍,它是节能的。而且还环保。电厂是集中治理的,燃油车排放是在城市里面的排放,两个不能比,而且整体治理的效率也非常高。电动车是节能、环保,科技部后来也做了一个报告,这个争论后来就平息了,我们还是坚持走纯电动汽车的路线。

如果我们的发电全部是用煤电,实事求是碳排放还是比较高。因为我们现在大众是我们的第一大股东,占26%。我们的产品也定点给大众供货,但还没有批量。大众要求我们供给它的电池是百分之百的绿电。中国现在的电力结构中,新能源发电比例已经达到30%多,2025年装机容量已经到50%。从眼前的利益来说,我们给大众提供的电池,要求要百分之百地绿电。怎么实现? 1.自建绿电,比如搞光伏。但是电池的生产也是“电老虎”,电耗比较大,目前来说不够。2.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少用电量和能耗,同时供应链要减少。3.购买绿电指标,在碳市场上或者是在西北部的新疆、青海买绿电。怎么买?比较复杂。买安徽省的行不行?我们原来在柳州建工厂的时候问你们能不能提供绿电,他们说20公里之外就有水电和光伏发电的绿电,但是怎么过来?拉一个电缆又很贵。所以,怎么买很复杂。这是我们目前要应对这样一个要求。

关于电池护照、碳足迹和再生能源的披露。背景是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全球销量占比60%以上。欧洲也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发现所有的电池、原材料大部分都是从中国进口过去的,就必须要设定一个壁垒,否则心理上接受不了,利益上也接受不了,这是欧洲新电池法出台的背景,要求2025218号就要执行。美国也有通胀削减法案,也是针对性的,是针对中国。因为它有补贴,必须要在美国建厂,要原材料的本地化。还有一个比较苛刻的要求,如果有30%40%是中国人实际控制的,也算中国的工厂,针对性非常强,就是限制中国的企业在美国进入这个行业。

碳足迹的核算方法比较复杂,我们讲“从摇篮到坟墓”。从出生的时候一直到死,开矿的时候就要开始算起,然后到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生产,一直到电池生产出来以后的包装、运输,后续的使用、维护,一直到最后的电池回收。我们在国外建工厂的时候还要考虑回收,回收的成本也在里面,非常复杂。

不是我们请一个第三方机构搞一个报告就完了,没那么简单。比如欧洲有一个碳足迹的分类规则,中国是根据全生命周期LCA研究的基础,四川大学的王洪涛老师搞了一个CLCD数据库,扫码可知道整个过程。比如乙烯的排放因子是1.34,但这个1.34怎么来的?有没有知识产权?可靠不可靠?老外认不认?中间的过程怎么计算的?非常复杂,不是简单找几个人弄一份报告就行,这个报告里的每一份数据都要别人认,他不认,你就白做了,很复杂。

国际法规是ISO-14067,还有欧洲的一些法规。国内包括有一个锂电池核算的标准,但是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数据质量:数据的来源、可信度、可靠度,那么大量的数据,每一个数据到底是多少,怎么算?非常麻烦。碳排放的数据,可追溯性、可获得性,是不是安全?什么叫绿电,水电算不算?有的不算,不认,非常麻烦。欧洲要征收碳关税,成本就提高,国内很多地方在补贴,这个事情肯定是值得做的。电池信息这一块也很麻烦,什么信息都要提供,如电池的型号、生产地、OEM的名称、重量、千瓦时、循环寿命等等,好多数据全部都要公开,有一个编码规则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还没成熟。国内也有一些编码规则。但它是要有唯一性,两者是否要统一?这些工作都要做。材料:回收材料、材料可追溯性、是否是全球电联盟成员。社会责任:人权/童工等有一大堆问题。涉及产业链、身份、物料流等的信息都要给它,给我们提出很大的要求。它就是设置壁垒,没有办法,所以你必须在那里建厂,不然出不去。另外,电池的回收也是这样,国内还好,国际上电池怎么回收?回收成本怎么算?电池护照的信息披露,都是挑战。产业链的影响,我们必须得应战。

二,关于动力电池的全球化。

据统计,中国企业在欧累计规划产能二百多个GWh。大众给我们定点,在国际也定点了,我们必须在当地建厂,这是大众的要求。我们在摩洛哥布局,本来在西班牙,那里有一个工厂,西班牙对面就是摩洛哥,那个地方又有原料,劳动力成本又低。美国这个地方非常难,经过千辛万苦跟他们谈,好不容易批了,当地的老百姓又在闹事,有很多事情。在国外建厂不像在国内建厂,头疼死了,非常麻烦。材料生产是在密歇根州,不光是材料,还有电池,现在已经紧锣密鼓在做,所有的计划都有。密歇根州、硅谷工厂的设备都在调试。在泰国因为我们有VinFast品牌,这是我们的客户,正在建设。东南亚的市场很好。印尼先从电动自行车、轻型电动车开始,都在建。在阿根廷进行原材料的布局。

三,如何迎接新挑战

我们的挑战比较大,本来就是要设置壁垒。麦肯锡咨询公司计算,我们做一度电到底需要多少碳排放呢?大概100公斤,碳排放最高的水平是45公斤,我们基本是它的一倍。怎么降低碳排放?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供应链的创新,从这些方面去进行一些降碳的工作。

现在大众给我们提出的一些要求是你的电池全部绿碳,还没提材料,下一步肯定提材料,我们现在就把材料也做了。比如我们在乌海做负极材料,全部用的是光伏,零碳的负极。因为一吨石墨大概要1万度电,电老虎,耗电非常多。为什么建在内蒙古?电便宜,现在电也不便宜了,所以我们要用光伏去做石墨,这是我们的一个大的举措。零碳工厂建设方案,目前我们按照抵消的比例,如果做到六星级,百分之百全部是再生或者是零排放,现在还做不到,只能做一部分,抵销一部分。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方案。

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