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新车】自主不缺设计

原创 文/罗超 时间:2019-04-24 13:47

造型设计的动感年轻化正成为行业竞争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要想充分参与到越发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还必须进行产品由内而外的全面革新。

是时候一改宝骏低端化的刻板产品形象了。

一直以来,宝骏凭借510、530等产品的优异表现在行业竞争中占据着自主品牌的市场高地,但也正是因为其较为低廉的产品定价使得性价比的标签萦绕宝骏头顶难以驱散,偏低端化的产品认知已经逐步掩盖了宝骏产品的其他特质。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宝骏的产品设计感难以进行有效的传达,市场对于宝骏的设计元素难以感知。

实际上,随着年轻消费人群占据市场的主流份额,更加个性时尚的外观设计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从菲斯塔到新一代K3,从卡罗拉到雷凌,甚至是风神D53无不彰显着外观造型的新一轮转变。市场在审美普遍换新的当口,设计语言的革新、造型设计的动感年轻化正成为行业竞争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要想充分参与到越发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还必须进行产品由内而外的全面革新。

很显然,宝骏也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为了最大限度地扭转宝骏产品的低端化刻板印象,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新宝骏品牌携首款概念车——新宝骏RM-C参展,这是继新宝骏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的品牌之夜后,该款概念车型首次向公众展出。宝骏正以一种较为前瞻式的概念设计急迫的向市场传达自身形象的转变。

据介绍,新宝骏RM-C的外观源自新宝骏的星际几何设计理念。关于星际几何设计理念,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前瞻设计中心总经理高陈炜用了三个词语介绍:“理性美学”、“先锋设计”、“精工科技”。

其实,无需过分修饰或者过多的解读高陈炜的设计理念,传达到消费者眼中都只是第一眼的感官印象。而在车展上,公司同事以及粉丝对于新宝骏RM-C概念车的一致认可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说明,以宝骏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通过多年的借鉴学习、融会贯通已经形成了自身的设计体系。彼时在中国汽车产业起步之时,在没有任何技术支持、没有任何高端人才可用,更没有足够资本做后盾的条件下,使得前进之路充满迷茫。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了尽可能少走弯路,“拿来主义”就成了一众企业发展的捷径。可无论是购买国外淘汰生产线或是直接山寨海外热销车型的外观,却都无法从根本上摆脱中国车企面临的困境。

不过,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自主品牌开始纷纷健全了研发体系,甚至将触手延伸至全球范围,展现出较为强大的感染力。这其中直接邀请众多此前在国外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外国设计师鼎力加盟便成为了中国汽车设计走上快车道的推动力。

海外设计资源的不断流入,使中国汽车设计确实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也由此出现了一定发展局限性。正如同时期加盟长城的前宝马高级外观设计师皮埃尔·勒克莱克,虽然在任职的四年期间为长城的高端品牌WEY带来了足够精深的设计理念,但随着他的离开,一切都似乎戛然而止。

失去皮埃尔·勒克莱克的长城汽车,其设计渐渐陷入了一个难以超越又难以继承的两难境地,同时又苦于自身没有足够实力的设计团队。因此为了保证品牌向上发展的趋势,终于在时隔一年后,原路虎外饰设计总监菲尔•西蒙斯受邀担任了长城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填补了这个空缺多时的位置。

但同时,以中国设计师为主导的广汽传祺、上汽荣威等其他车企却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在张帆和邵景峰带领的设计团队为传祺和荣威创造的“光影雕塑”和“律动”的设计理念足以赋予其一定的品牌基因。而在这理念下诞生的传祺GA/GS/GM三大车系和荣威RX/i双车系,也改变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曾经表现平平的传祺和荣威一时间开始成长为各个细分市场上的“黑马”,宝骏的此番努力也在像这样的目标快速迈进。

此前,《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题为《中国汽车价格依然低廉,但是它们不再丑陋》的披露。披露称,长期以来,中国汽车以车丑价廉而著称,但随着国内制造商从外国竞争对手那里挖走明星设计师,中国汽车发生变化了。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稳定增长后进入停滞阶段,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变得更加紧迫。与此同时,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了质量更高的汽车产品。J.D. Power最近进行的质量调查显示,中国和外国汽车在制造标准方面几乎没有差距了。现在,设计问题正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在接下去的发展中,回首俯视故土。中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不少城市更表现出大有超越发达国家中汽车工业发达的城市之势。这也让这些汽车企业看到了新的契机,为了尽快缩小差距,诸如东风、广汽、长安、长城等一线自主车企开始将目光转向如上海这种东方的国际潮流文化中心,纷纷建立起新的前瞻设计中心。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等其他知名公司皆在这里设计汽车。

“如今,上海的汽车设计师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的设计师都多,包括底特律和洛杉矶。 每家公司都在这里开设计工作室,每家公司都在进行招聘事宜。”之前在广汽担任设计策略主管的希尔顿如是表示。

当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资源已逐渐成为本地资源。从这个角度看,自主品牌车型的设计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发展,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都无可厚非。外籍设计资源的支持是捷径,但绝不是盲目推崇和自我放逐;从零开始的自主研发是历练,但亦不是与世隔绝和孤芳自赏。否则到头来,一切就像镜花水月,都是假象。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0
评论专区:
最新评论

汽车公社

一句话点评

C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