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面向“本土深耕”,一面向“全球突围”。
3月12日,莲花跑车(原路特斯)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原极星科技首席运营官钦培吉,接替毛京波出任莲花跑车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市场业务;毛京波则调任莲花科技首席销售官,主导全球市场开拓。
这一变动不仅标志着吉利体系对莲花跑车管理层的深度介入,更透露出全新的时代和竞争格局下,这一老牌超跑品牌在电动化转型和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新思考。
企业最重要的是人,往往企业高层的人事调整背后,暗藏着企业战略打法和逻辑之变。过去几年,莲花跑车经历过品牌重新入华,多款新产品上市,开启了中国市场拓展的全新征程。
但与此同时,莲花也面临一些品牌营销争议、车主维权、销量不及预期等发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全球化经典跑车品牌,在迈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和中国市场全新赛道竞争所产生的必然会遇到的偏差。
2025年对莲花跑车也将是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它将迎来F1大奖赛75周年、传奇的Esprit诞生50周年,车神塞纳驾驶莲花夺冠40周年等伟大历史瞬间,它必须在这样的历史性节点上,有所里程碑式的变化。不过全新高管团队面临的挑战也并不轻松,特别是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更是可以用严峻来形容。
其一就是品牌认知的长期性难题,尽管完成“路特斯”到“莲花”的商标统一,但消费者对品牌历史认知仍存割裂。如何在新时代下,重塑莲花跑车的经典辉煌,如何在电动化转型中平衡“性能基因”与“科技标签”,成为钦培吉团队的核心课题。
其二是莲花集团在财务、股价和盈利上的压力对战略定力的考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兼顾中国市场的渠道投入与全球市场的品牌建设,更考验管理层的决策智慧。
其三则是面对外部竞争环境和压力,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元售价、1.98秒零百加速性能全面赶超莲花EMEYA繁花,同时其知名度和用户人群的广度,远超莲花跑车。再加上仰望等自主新能源品牌在纯电赛道上谋求上攻,保时捷在高端市场的持续发力挤压,莲花需在性能与智能化领域加速突破。
从去年年底,莲花正式在超过20年的商标争议中夺回莲花归属权后,莲花的品牌重塑之路就迎来一个全新的里程碑。所以此次人事大调整之后,莲花跑车将在中国执行“品牌重塑”和“销量攻坚”的双重任务,钦培吉就是带着这样的重任和使命而来。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精心培养的杰出高管,钦培吉在吉利体系服务超过15年,曾在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极星科技担任多个管理职位,积累了深厚的豪华品牌管理经验和行业洞察,特别是在渠道管理经验、直营模式探索,以及在品牌调性、体系化营销方面,都有不错的经验和成果,他的到来,或将为莲花带来更务实的销售网络优化、用户运营策略和品牌攻坚思路。
同时吉利控股和莲花集团推动这一人事变动,不仅彰显了控股集团对莲花跑车的坚定支持,更预示着集团将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领域持续加大对莲花跑车的投入。
而毛京波调任首席销售官,与其在奔驰、林肯等国际豪华品牌履历背景高度契合。莲花跑车自2018年拉开“Vision 80”品牌复兴计划以来,早已进入到见成效的下半程,结合目前其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表现,莲花跑车除了在中国市场需要支棱起来外,还亟须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打开局面。毛京波的国际视野和高端品牌运营能力,或有助于扭转莲花“小众跑车”的刻板印象,推动其在全球高端电动市场的渗透,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无论如何,人事调整全面敲定之后,就代表了这既是莲花跑车对过去三年转型阵痛的反思,本质是吉利在高端电动赛道的一次战略校准,也是吉利体系深化赋能、推动“本土经验输出全球”的关键一步。
钦培吉的“稳”与毛京波的“攻”,构成中国市场深耕与全球品牌破局的双向发力,而双方的“内外联动”,或将重构莲花的增长逻辑:在中国市场回归务实,在全球市场高举高打。更重要的是,这场转型,既是对百年品牌韧性的考验,亦是观察中国资本重塑全球豪华车格局的绝佳样本。
评论列表(1条)
路特斯没有了,莲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