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话】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没有契约精神,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事情。”

“欠债的牛气哄哄,催债的苦不堪言。”

相信有不少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文章开篇的一句话都深有感触。就拿笔者举例,曾经出于好心,给身边的某位“友人”雪中送炭,但到头来按时还钱却成为了奢望。换言之,只要你不催,人家就当做无事发生,去催了等来只有一句:“再宽限几天。”

【一周车话】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理想客观的讲,没有契约精神,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事情。

而过去一周,悉数车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各家主机厂宣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支付供应商货款的账期统一至60天内。

6月10日,广汽集团率先在晚八点左右最先发布这一消息,表示了对供应商账期的郑重承诺。之后,两家央企一汽和东风,也在官微宣布了这一决定。再往后,则是赛力斯。

至于最近吵得不可开交、正处在流量中心的吉利、比亚迪、长城,同样进行了跟进。与此同时,奇瑞、小鹏、小米、零跑、上汽、北汽、蔚来、理想、江淮等等车企,也陆续发布声明、做出承诺。

一时间,好似谁不积极参与,就会被外界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按时还钱”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车圈的主旋律。

【一周车话】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如此改变呢?

实际上,翻看过往资料不难发现,早在去年10月18日,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并于2025年3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02号)》予以公布,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款项,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本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也着重提及,“支持整车企业切实践行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压力从整车向产业链环节传导,出现了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周车话】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并且,他还着重提及,“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企业以身作则,加强行业自律。更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营造积极向上、文明有序的发展环境。”

而作为旁观者,对此深表赞同。

的确,扑面而来的电动化转型浪潮,给中国车市带来了质的改变。可一味低头拼命狂奔,也让整个大盘过去几年乱象百出。

基于这样的背景,监管机构与车企本身,理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快速纠错。顺势,我们才能迈入到更良性健康的上升通道之中。

当然,各家主机厂单纯的喊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非常简单,真正难的是没有丝毫水分的去执行与落地,不想再看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了。

造车,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作秀表演,而是需要简简单单的脚踏实地。既然话从口出,就请一定做到。正如今天文章标题所表达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一周车话】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而这句话,还想送给深陷泥潭的新势力——哪吒汽车。

本周,据网上流出一段视频显示,该公司部分员工为了讨薪,聚集在其董事长兼CEO方运舟的办公室门口等待。

画面中,方运舟站在办公室门口,向大家发问:“你们这是做什么?”员工们则齐声高喊:“讨要工资!”前者随即指示大家走申报流程,但这一官方答复显然无法平息现场激动的情绪,员工们强烈要求与他直接对话。

面对此景,方运舟略显强硬的提出:“你们先选三个人出来。以前都在公司共过事,现在还这样干嘛?”

可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员工的不满情绪:“我们要工资啊,你这什么态度。”方运舟又回应道:“我什么态度,你们该申报就申报去。”

随即,转身关上了办公室房门。

而就在该视频流出后当晚,哪吒汽车发布了一份重整说明,试图对外传递出的信号直指:“我还在积极自救,我还有核心技术,我还会重新出发。”

【一周车话】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譬如,将保证国内外业务会持续运营,桐乡等生产基地将在数月内逐步复工,优先保障现有订单交付;海外业务不受影响,泰国、印尼、巴西等主要海外市场将持续作为发展重点。所有哪吒车型的售后支持、OTA升级及配件供应将优先保障,车机系统与App服务保持正常运营。

但理想客观的讲,结合目前厮杀惨烈的大环境,一旦坠入深渊再想回到正轨,几乎没有太大的可能。去年的高合、极越,便是前车之鉴。虽然仍未离开牌桌,但却早已千疮百孔。

反观哪吒汽车,究竟何去何从,是否能够翻盘,尚未盖棺定论。而眼下,只想呼吁这家新势力造车,请先把对于员工的伤害减到最小。毕竟,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而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境遇,更是中国车市加速洗牌、淘汰赛进入深水区的一个强烈信号。至于这场风暴何时平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借用某位资深媒体的判断:“最残酷的时刻远没有到来。”

好了,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1)
上一篇 2025年6月14日 下午8:45
下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2:3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